全系统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全领域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四川省简阳市不断深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2/3/24 9:39:34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创新财政预算制度体系,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简阳市在中央、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于2019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明确了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全方位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财政路径。

  一、推进事前绩效评估

  建立预算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将绩效关口前移,推动理性决策,打破预算分配基数依赖,形成体现绩效要求的预算决策机制,从源头上防止低效无效问题的发生。2020年,全市选取了5个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试点,对设立必要性、目标科学性、方案可行性、投入经济性、预算合理性开展论证评估,涉及财政资金967.25万元,评估审减资金530.69万元;2021年,简阳市扩大重点评估范围及资金体量,最终选定6个拟申报2022年部门预算重点项目,涉及财政资金1,585.89万元,第三方机构评减率为15.1%,同时,对2022年预算申报特定目标类项目实现绩效自评估全覆盖。

  二、完善绩效目标引领

  强化绩效目标对财政预算安排的牵引作用,科学设置预算“关卡”和“标杆”,推动绩效目标设定、评审、批复与预算资金申报、审核、下达有机融合。预算申报时,编制绩效目标,依据绩效目标和支出标准合理确定支出优先顺序和预算需求;预算评审中,简阳市财政局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遴选、排序和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绩效审核后,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公开,并作为预算执行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重要依据。2020年,全市批复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共计182个,涉及资金71,288.45万元;2021年,全市在坚持专项项目(政策)绩效目标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全市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对2022年预算申报项目及部门整体进行绩效目标管理。

  三、动态开展绩效监控

  牢牢锁定绩效目标核心,建立预算执行全程动态跟踪机制,充分发挥绩效监控的反映、预警、威慑、纠偏功能。简阳市2019年以来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流程,自2020年起实现线上绩效跟踪监控全覆盖,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通过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2020年,简阳市财政局对监控发现的绩效目标无法实现、预算执行进度偏低的项目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中期预算评估收回的方式予以调整,共计收回专项项目预算资金4,035.36万元;2021年,收回专项项目预算资金819.27万元。

  四、创新事后绩效评价

  坚持统一领导、问题导向、分步推进,既注重扩大绩效评价的覆盖面,又着力增强绩效评价的实效性。2018年至今,简阳市一直实行“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的模式,在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政策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财政重点评价,健全重点绩效评价常态机制。为确保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科学规范,评价结果真实、客观,2019年简阳市财政局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购买了为期三年的评价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1年,简阳市财政局侧重选择代表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覆盖广的项目或单位作为评价对象,涵盖农业、教育、商投、住建等领域, “三保”支出(民生类)、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省市重点关注项目,涉及项目(政策)39个,部门整体21个,财政资金366,356.93万元。简阳市财政局在审核2022年部门预算项目时,对此次重点评价反映的得分较低、问题较多的项目压减了财政资金,审减率为25.58%。

  五、强化绩效结果应用

  以绩效结果的应用为落脚点,以融合预算管理、推进信息公开、实施结果奖惩为主要手段,实现绩效评价结果的深度广泛应用。硬化绩效责任约束,积极配合上级、同级审计提供绩效评价案件线索,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缺位、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健全预算挂钩机制,建立绩效评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2018年以来,结合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审减了部分单位申请的年初预算。加大公开力度,将绩效目标、重点绩效评价结果等绩效信息报送同级人大政府,并将绩效目标随同部门预算、评价结果随同部门决算公开。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双向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点对点”印发整改通知,重点督促问题较多的单位按照评价结果“一对一”落实整改任务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六、健全绩效管理保障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自2018年起,全市已建立起涵盖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更新维护绩效指标库,提供共性指标138条,个性指标6,266条。加强支撑体系建设,通过公开招标,发展第三方专业机构,同时积极配合财政厅做好预算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信用管理平台运行工作。加强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及宣传,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流程,截至2021年,已实现绩效目标申报、绩效监控及绩效自评价全面线上操作,且多次在本级财政、报纸等媒体宣传报道绩效管理工作,营造了“讲绩效、重绩效、比绩效、用绩效”的浓厚氛围。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