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河南监管局:“四步走”做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审核工作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2/4/12 12:08:59

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增强民众幸福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近期,河南监管局按照财政部统一安排,精心部署、强化合力、综合分析、创新方法,“四步走”做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审核工作。



一、厉兵秣马,吃透政策,提前谋划部署



河南监管局按照财政部有关审核工作要求,严格把握政策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成立工作专班、周密部署推进。一是吃透政策,明确审核标准。认真学习研究《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财综〔2022〕37号)等有关政策内容,借鉴历年审核经验和梳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了解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背景、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逐项分析评价指标,统一审核口径,提升审核规范性。二是周密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河南省财政厅上报的绩效自评报告,结合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站位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角度,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审核要求、实施步骤、工作方法和结果应用等内容,提前谋划部署,备足功课,确保审核工作有的放矢,有序开展。 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二、强化沟通,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与河南省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协调机制,通过电子邮件、座谈会等方式掌握全省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总体情况、各项工作流程等,听取意见建议。一是做好横向沟通。加强部门横向联动,实现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以省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绩效评价报告为基础,全面掌握河南省2021年度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下达和使用进度、工程进度等情况。二是加强纵向指导。督促省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大对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的指导力度,疏通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并按照我局绩效审核提纲的要求准备绩效自评报告、资金拨付凭证、项目施工资料等相关材料。通过横向沟通和纵向联动,规范绩效评价审核流程,确保审核工作落实落细,提高审核效率。



三、深挖数据,综合研判,确保审核质量



坚持以推动政策落实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民众幸福感为目标,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切实提高审核质效。一是强化数据分析,精准确定审核选点。根据全省各地市、省直管县(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量、资金规模、工程进度和资金支付进度等情况,精准选择抽审地区和范围。通过数据分析、横向对比,最终确定具有代表性的郑州、洛阳、新乡三个地市以及所辖县区为实地审核范围。二是统筹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审核质量。调配业务骨干,成立审核工作组,加强统筹协调,兵分两路分赴相关地市开展实地审核工作。采用资料核验、现场座谈、实地走访、项目查勘等方式开展审核工作。通过与社区居民、街道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收取群众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问题解决。



四、创新方法,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充分发挥“探头”“哨兵”“耳目”作用,扎实推动审核工作。一是始终坚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工作。在形成绩效评价审核报告的同时,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立即整改、落实到位。针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整理归纳、列示整改清单,密切跟踪。认真剖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研究破解途径,形成专题材料上报财政部。二是集思广益,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认真梳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进一步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推动政策落实为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政策衔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完善绩效管理长效机制等建议,推动政策更加精准落地见效。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