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州市财政局多措并举、多元发力,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财政资金近3亿元。
实施“1+N”,筑牢制度基石
科学绘制预算绩效管理“坐标系”和“规划图”,以《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总揽,配套出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规程,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和专家咨询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全面、高效顺畅、职责清晰、协调配合的“1+N”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体系。
嵌入全过程,延展管理手段
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抓手,将预算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预算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编制、同申报、同审核、同批复、同公开”,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线审核,确保目标编制质量管控到位。对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行“双监控”管理。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开展重点运行监控的指导和管理,组织业务骨干全程参与,既节约行政成本,又锻炼干部队伍。
评价无禁区,扩宽监督范围
2016年以来,绩效评价范围从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专项债券、政府采购等领域,市财政对102个项目及单位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金额达51.5亿元,发现并整改问题500余个。2021年以来,对公共污水处理费等5个专项资金试点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
用好指挥棒,强化结果运用
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问题整改销号机制,及时向被评价单位反馈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到位。增强阳光度、公开度、透明度,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自评等信息与部门预决算同步挂网公开,绩效评价结果面向社会接受监督。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通过预算调整、整合专项资金、收回预算单位长期结余资金等方式,节约财政资金近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