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三关”做实做细评价质量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3/6/7 8:13:38

为高质量完成2022年财政部安排开展的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以下简称车购税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四川监管局(以下简称四川监管局)在评价过程中以做好“前中后”三个环节为着力点,筑牢车购税资金绩效评价基础关、过程关、结果关,助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多举措夯实评价基础支撑

“评价开展之前,我们首先要求参评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解决“为什么评”的问题。”四川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四川监管局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预算法及实施条例等文件。大家认识到,开展绩效评价既是贯彻落实重要重大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监管局成立了由局领导任组长的车购税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统筹指导,实现绩效评价工作“全局一盘棋”。同时,抽调局内熟悉交通资金和绩效评价的骨干力量组建车购税绩效评价工作专班,并邀请道路桥梁等领域的4位行业专家提供专业意见,实现“1+1>2”的效应。

在评前培训中,绩效评价小组成员集中研讨了《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结合四川实际情况,谋划评价事宜,并对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学习讨论,确保参评人员懂政策、熟业务、会操作,夯实前期工作基础。

找准切入点 优化评价模式

“我们在评前、评中不断探索优化‘怎么评’的方式方法。”四川监管局监管三处负责人介绍,评价工作组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强化质量控制,保障重点绩效评价做精做优。

找准切入点,把住项目“确定关”。与省级财政、交通等部门及相关国有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全面了解四川省2021年车购税资金绩效目标设定及完成程度、资金筹集及使用、财务管理状况、产出与效益等情况。综合考虑日常直达资金动态监控、预算执行监管、绩效自评结果等多方面情况,以及项目类型、项目分布、资金规模等因素,从三批次资金中选取有代表性的4类、10个项目开展现场评价,共涉及中央补助资金82.61亿元。

优化评价模式,多维度分析评价。紧扣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中涉及的指标内容逐项开展定量定性和综合评价分析,围绕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大方面,核查项目库建设、资金拨付使用、项目管理、项目完成等情况,着重分析项目的实际产出和运行效果。同时,访谈调查主管单位、建设主体,仔细查阅项目规划文件、资金计划、会计凭证、监理日志等资料,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及效益等,比对工程进度与拨付资金进度,做到资料核查与现场查证相互印证。问卷调查项目受益主体,累计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200余份,真实了解群众满意度及项目建成后交通条件改善等情况。

严格工作程序,形成客观结论。严格对照绩效评价要点,结合财政部有关答疑口径,统一打分口径,逐一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保评价过程中一把“尺子”衡量各现场评价项目情况。针对每一项评价指标得扣分情况及需反映问题编制绩效评价工作底稿,提交被评价单位签字确认,切实做到“给一分有据,扣一分有理”。对被评价单位有不同意见的事项,进行全面沟通,并对评价得扣分点一一说明政策要求和评价标准,征求意见后形成客观完整的评价结论。

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四川监管局聚焦评价结果,帮助被评单位做好问题整改,加强结果运用和调查研究,扎实做好绩效评价“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地方绩效管理水平。

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引导和改进作用,指出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点,促进被评单位细化落实措施,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四川监管局绩效评价工作组过硬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的纪律约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四川港投岷江公司副总经理、岷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曾林深有感触地说。

岷江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是车购税资金补助的四川省重点水运工程。2022年9月,四川监管局绩效评价工作组到现场后,对项目审批流程、建管制度、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概算控制等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实地查看施工现场。评价工作组梳理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漏洞、制度缺项、资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加强现场管控、资料规范、档案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对财政资金使用、财务会计管理、账户账目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项目资金存在的缺口,在评价后期帮助该公司与政府相关单位进行了协调,对该公司相关补助资金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评调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监管局“探头”“哨兵”“参谋”作用,深挖影响车购税资金绩效的关键原因,发现预算执行和项目推进中的梗阻,以“小切口”为突破,深入“解剖麻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发挥资金效益开好药方,为预算编制、改进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