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财政局坚持管理制度化、业务标准化,全面加强财政资金全流程管理,主动作为、多点发力,构建“大绩效”体系,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
坚持管理制度化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印发《乐山市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结果应用管理办法》,明确事前绩效评估、目标编制、执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要求。新增预算事项必须细化绩效目标和预算方案,并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深化“巡察联动”,将绩效管理纳入巡察工作重点清单,2023年巡察指出6个部门绩效管理问题15个。及时向市人大汇报预算绩效评估评价情况,通过人大常委会决议督促部门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坚持业务标准化深化财政重点绩效管理。建立“部门自评估+财政重点评估”的事前评估机制,将“项目投入经济性”权重提高到30%,通过“投入—产出”估算拉动经济指标情况,实现数据辅助科学决策。2023年选取9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估,审减财政资金1.1亿元。采取“部门自行日常监控+市财政局事中运行监控+项目重点监控”方式,以绩效目标和量化指标为标准,调整严重偏离绩效目标、资金低效无效、沉淀趴窝的项目预算,2023年调减30个项目预算1.3亿元。将前期准备、预评价、正式评价三个阶段13个环节21项重点事项固化管理,制定结果应用暂行办法,明确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标准。2023年选取10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核减经常性支出0.3亿元。
坚持推进一体化压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召开全市省级重点绩效评价工作部署会,压实资金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对各点位进行现场督导,积极配合省级评价工作,督促市县两级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全面整改。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纳入市对县(区)专项目标考核;及时召开全市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纵深推进工作会,通报成绩,分析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难点,协同攻坚克难。
坚持绩效案例引领加强绩效管理队伍建设。将经常性、体量大、保基本民生、社会影响大、持续影响未来财政形势的项目(政策)纳入重点研究,推动形成会议费、培训费、网络租赁费及信息化运维费等17个运转性支出项目标准化。以案例示范为引领,2023年选取15个代表性案例,编印《乐山市预算绩效管理案例汇编》,开展典型案例经验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