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财政局构建“1234”管理体系 着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4/5/30 8:28:17

近年来,南昌市财政局积极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构建“1234”管理体系,全面规范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一套办法”:加强制度引领,优化顶层设计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印发《南昌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围绕“细化、量化、规范化”原则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真问效、真问责”。打造全流程管理链条。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全过程结果应用机制,将结果应用拓展至预算管理各环节业务,延伸到各类财政资金使用终端,推动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压实结果应用主体责任。明确市直主管部门作为结果应用的责任主体,应做好本部门分配和管理的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工作。若项目资金涉及多个部门的,由牵头主管部门负责。建立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按照项目存续状态分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式,其中:经常性项目和实施中的阶段性项目评价结果为“中”或“差”的,按比例压减下年度预算;已完成的阶段性项目和一次性项目评价结果为“中”或“差”的,按比例压减下年度同类型项目预算。

南昌市财政局构建“1234”管理体系 着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两个端口”:聚焦首尾环节,狠抓结果应用


全面优化事前绩效评估。前移绩效管理关口,从源头上防控财政资源低效无效配置,2024年,选取部分资金增幅较大的专项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估,引入成本与效益分析理念,评估财政投入价值,实现低投入高效益目标,经评估,核减预算安排资金约2亿元,挤出多余“水分”,提升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准确性。全面优化财政绩效评价。突出重点绩效评价作为规范项目支出管理的重要地位,建立全过程跟踪监管机制,从指标建立、方案制定、现场评价到报告撰写,搭建“绩效管理科+业务科室+主管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平台,提升重点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使绩效评价报告更具客观性、专业性、可操作性。

南昌市财政局构建“1234”管理体系 着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三点强化”:强化过程应用,筑牢管理基础


强化绩效目标结果应用。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明确绩效目标设置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退回,不得进入项目库,不得安排预算。2024年,通过审核绩效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和关联性,核减部分预算单位追加资金预算安排数,切实做到“无绩效不预算”。强化绩效监控结果应用。绩效运行监控结果作为当年预算调整、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和政策制定的参考,明确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未能达到预期且偏离幅度较大的,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偏;发现严重问题的,应暂停项目实施,及时止损。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情况与县区、预算部门、科室内部绩效考核相挂钩,进一步调动各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南昌市财政局构建“1234”管理体系 着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四项机制”:健全应用机制,硬化责任约束


健全反馈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探索推进“绩效管理-结果反馈-问题整改-整改反馈-项目回访”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建议有回应、问题有对策、整改有效果。健全整改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逐条明确整改完善目标、措施、时限、责任单位或个人等,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或弄虚作假的,酌情暂停资金拨付或核减下年度预算安排。健全协同机制。按照“信息交流、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的工作方式,加强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的贯通协同,充分运用各类监督成果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健全公开机制。拓宽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公开渠道,财政部门将重点审核的绩效管理结果随同预、决算草案报送人大或其常委会;预算部门(单位)将本部门(单位)的绩效管理情况随同预、决算向社会公开。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