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财政局“三新”举措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4/7/1 9:01:06

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财政局印发《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从三方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该行动方案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在管理上赋“新”。建立“绩效+”管理模式,让绩效管理更具约束力。推动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人大预算绩效监督、预算评审、财政监督等有机融合,多维联动提升预算绩效监督实效。建立“智库+”管理模式,让绩效管理更加科学、更具实效。优化第三方机构选用模式,通过考核优胜劣汰,逐步培育一批符合本地业务需求的第三方机构;引入熟悉政府运行机制、预算管理制度、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通过借智引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效。建立“智慧+”管理模式,让预算绩效管理更智慧、更精准。借助财政数据平台持续推进预算绩效模块与一体化系统其他模块信息互联互通,将绩效管理要求全面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

二是在机制上赋“新”。建立健全各环节工作机制,确保花钱“问效”闭环。建立“随申报、随审核、随入库”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及时将谋划不细、绩效不明显的项目挡在项目库外,推动财政资源向关键领域优先供给。优化“预算部门+财政资金管理科室+财政绩效中心”的绩效目标逐级审核机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着重细化量化效益指标,尤其是经济效益指标,进一步体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深化“部门自行监控+财政重点监控”的绩效运行监控模式,重点关注以往发现问题较多的项目,及时收回执行缓慢、实施效果不好的资金。构建单位自评、自评复核、部门评价、财政评价相衔接的多层次绩效评价机制,全方位、多维度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和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完善绩效结果综合运用机制,将应用范围从绩效评价拓展到全过程绩效管理环节,并通过政策调整、预算挂钩、反馈整改、报告通报、信息公开、考核问责等措施,明确结果应用方式。

三是在范围上赋“新”。将工作重点从一般公共预算项目逐步转向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项目。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和专业领域绩效管理,深化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强化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产业类政策和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政府投资基金的绩效管理力度,做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不断拓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