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财政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点面结合、分类推进、重点突出、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强调成本效益,探索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试点推进,构建成本绩效管理方法路径。2024年,市财政局从公共服务领域入手,选取了城市公交运营补贴费用、污水处理站一期运营费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处理站运营费用3个项目分别开展了成本预算绩效评价。公共服务项目具有延续性,历史支出数据可得、支出内容可量化,成本绩效评价成果的现实应用需求高、可推广性强。
此次成本绩效管理,确定了以下评价思路:一是核成本,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21—2023年的运营成本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摸清运营成本结构、变化趋势和影响成本规模的动因等,明确成本核定方式。二是评绩效,对2021—2023年城市公交运营、污水处理、渗滤液处理的投入成本、产出规模和质量、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判断资金投入合理性及产出效益目标实现情况。三是出定额,厘清政府保障边界,剔除城市公交运营、污水处理、渗滤液处理历史成本中不合理因素,建立符合日喀则市实际的成本定额支出标准。四是调机制,在充分考虑公交线路规划及实际乘车需求、污水处理能力及实际产生量、渗滤液处理能力及实际产生量等因素,明确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成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五是促管理,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在规划设计、组织安排、实施模式、职责分工、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督促责任单位抓实问题整改,及时堵塞成本控制漏洞,做到以整改控成本。
降本增效,落实成本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市财政局通过对公共服务项目开展成本预算绩效评价,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明晰了项目成本绩效优劣,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本绩效管理成果。
市财政局将结果应用作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强化成本绩效信息应用,落实支出标准与下一年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增强财政运行可持续性,充分调动预算单位节约成本的积极性,推动预算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向成本预算绩效模式转换;另一方面,将成本、质量和效益指标的绩效考核结果和对项目的财政补贴额度挂钩,建立了基于定额和质量的财政补偿新机制,实行“绩效付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推动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