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建立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5/2/25 10:27:24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为契机,全面梳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7个险种,初步形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管理质效,守护好社保基金“钱袋子”。

该评价指标体系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努力做好制度设计、指标设置、评价分析、结果应用四篇文章。
一是填补制度空白,做好制度设计。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相关要求,弥补自治区在社保基金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的空白,自治区财政厅树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围绕“怎么评、评什么、谁来评”,通过设计、制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分析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突出评价靶向,做好指标设置。按照“共性+个性”的原则,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共性方面,按照《指引》要求,总体采用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的框架体系,统一同类指标评分规则和标准;个性方面,每项基金具体指标和评价要点根据基金自身特点及自治区社保基金当前管理模式“量身打造”。各项评价指标设置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充分参考和吸收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审核意见以及相关文件制度,细化一二三级指标,确保所有指标指向明确、可评可测。
三是关注统筹层次,做好评价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注重适用导向,按照险种、统筹层级以及适用对象分别设置12套评价指标体系,险种包括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和失业保险基金7个险种,统筹层次包括国家级、省级、盟市级和县级,可适用各级财政部门、社保行政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保基金绩效评价和自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覆盖绩效评价模式。
同时,按照社保基金的收、支、管、投等管理流程,构建了涵盖决策、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政策调整完善、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管理、政策执行等方面对社保基金开展综合评价和分析,力求做到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四是强化结果导向,做好评价应用。为确保社保基金绩效评价达到“过程可行、结果可用”的目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期间,自治区财政厅主动上门与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基层财政部门进行对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根据反馈建议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指标体系初步搭建完成的基础上,委托开展自治区社保基金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完善,最终使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具可操作性。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