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塔县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聚焦“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不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夯基础”。先后制定了《金塔县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等17项办法和规程,补齐制度短板,夯实工作基础,形成基本完备的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链条,构建并不断拓展了“1+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撑。
二是强化评估评审“把关口”。对新增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审,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优先支持投入合理、使用效益高的项目,着力解决“是否支持”与“支持多少”的问题。
三是强化绩效目标“强约束”。梳理建立22类共性项目指标体系,指导部门单位编实编细绩效目标。严格对预算部门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采取部门审核和财政审核、线上线下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审核绩效目标,坚持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审批、同步公开,绩效目标编报覆盖率达到100%。
四是强化运行监控“纠偏错”。坚持以预算单位日常监控与财政定期监控为抓手,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充分发挥了绩效监控的纠偏作用。依托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切实将绩效跟踪结果与加强预算执行、实施预算调整、优化管理相结合。
五是强化绩效评价“提质效”。坚持“质”的升级和“量”的扩围并重,2024年完成59个部门整体支出、661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自评达到全覆盖,同时对绩效自评进行抽查复核。组织指导预算部门扎实开展部门绩效评价,涉评金额达到5.3亿元。选取社会关注度高、资金量大、政策性强的23个重点项目、1个部门整体和2个乡镇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开展财政重点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督促整改,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是强化结果运用“优效益”。制定《金塔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挂钩机制,将绩效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改进管理和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