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公告

绩效评价主评人报名考试网 > 学院公告 > 浏览文章

秦荣生:会计行业的新挑战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0/7/16 8:10:04

近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财务会计人员要遵循党和国家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履行新使命。第一,会计工作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会计工作要与管理工作相融合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第三,会计工作要与内部控制相融合增强单位的风险管控;第四,会计工作应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实现会计工作智能化;第五会计工作要与单位业务融合促进业务工作发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在不断总结会计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需求基础上,注重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不断探索研究和制定出台新的会计人员培训项目和课程。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您认为对我国的会计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和新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思想,引领新使命。我国会计工作要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风险防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要在应用数字技术促进单位发展中做出新贡献。可以肯定的是,会计工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人员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新时代,我国财务会计人员要遵循党和国家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履行新使命。

第一,会计工作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会计工作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下赋予会计人更高的要求,会计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目前实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主要反映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结果,对加强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行会计工作已经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无法全面准确反映相关负债,难以为有效防范财政财务风险、促进国家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无法科学合理地防控财政财务风险,不利于降低成本、提升运行效率。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实施了与国际趋同的策略,加快了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我国会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今大量的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距离会计工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近了。

第二,会计工作要与管理工作相融合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会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融合就是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就从西方国家引进了管理会计,但由于西方管理会计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且单位没有迫切需要的双重影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严重滞后。党和国家关于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领域,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数据,有机融合业务与财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时期,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单位创新能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增收节支,这些新要求都迫切需要继续深化会计改革,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迫切需要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的知识和技能,稳步推进管理会计应用,这对于推进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荣生:会计行业的新挑战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会计配图


第三,会计工作要与内部控制相融合增强单位的风险管控。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的融合是保障单位各项活动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单位目标实现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各单位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腐败案件,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资源配置的权力,大搞贪污受贿;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身处资源资产管理的重要岗位监守自盗,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或“钱袋子”,滥发奖金、实物。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加强内部控制防控风险的必要性和长期性。新时期内部控制已经不单纯是业务风险管控的手段,已经成为廉政风险控制的利器。在当前反腐工作中,会计工作应通过对单位内部控制和反腐廉政风险防控相结合的同时,实现以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目标,建立业务风险防范和与廉政风险防范协同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四,会计工作应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实现会计工作智能化。目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涌来,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在手机中、在汽车里,在我们购物、旅行的过程中,甚至遍布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已经,或者即将迎来自己的人工智能顿悟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因此,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应共同加快推进的方向。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会计领域应加强对人工智能在会计流程上的应用研究和实施,可替代会计人员记账、算账等机械性工作,以减少中低端会计人员,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记者:会计工作又该如何与单位业务融合促进业务工作发展呢?

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只有业务工作完成后会计工作才进行事后的核算,也就是说在业务工作完成后会计工作才能核算收入、成本、利润等基本数据。会计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后核算和监督,发挥的作用充其量就是用会计的语言反映了业务工作的结果。新时代,会计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促进业务工作的发展是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会计人员应从海量的业务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分析,并做出专业的预测和决策。也就是说,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核算和监督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转变,要全程参与业务工作发展,成为业务人员的合作伙伴,成为懂业务的会计人员。这对会计人员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有会计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业务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是会计专才,而且要努力成为通才。


秦荣生:会计行业的新挑战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记者:面对新变化与新需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该怎样应对?

随着党和国家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会计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新技能。高校在不断总结会计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需求基础上,注重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不断探索研究和制定出台新的会计人员培训项目和课程。

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为例,第一,举办了适应新要求的多个高端会计培训项目。一是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训项目。自2018年度起,学院联合财政部会计司举办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着力培养一批符合我国会计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二是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训项目。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管理型会计领军人才,学院自2005年分别与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培训。此外,学院与河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甘肃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天津市、重庆市等财政部门举办省市级会计领军人才培训。三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为着力提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能力素质,促进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学院自2013年起联合财政部实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每期培训班为一周和两周,学院每年为全国各地培训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3000人。


秦荣生:会计行业的新挑战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总会计师提升工程


第二,推出了适应新要求的多个会计能力证书项目。学院于2017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推出了管理会计师能力证书培训项目、税务管理师能力证书培训项目、大数据商业分析师能力证书培训项目。

第三,选择了适应新要求的中外合作硕士研究生项目。一是IT审计与网络安全硕士研究生项目。本项目是国内首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IT审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与美国天普大学福克斯商学院合作举办。该项目采用国际高水准的教材、案例及教学方法,云集了两校既有深厚学术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任教,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与审计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打造IT审计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二是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硕士研究生项目。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给各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使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巨大变革,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智能财务等应运而生。相应地,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相匹配的专业财务与金融人才。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获批的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旨在探索智能会计和金融科技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引导学员加强新兴技术与传统会计和金融知识的融合,助力学员把握财务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时代趋势,凸显了专业的前沿性和稀缺性。

通过“国会智库”平台建设,凝聚大批会计领军、总会计师、审计高级专业人才、税务精英,打造出一个融知识学习、沟通互动、信息传递、政府智库建设为一体的公众平台。

记者:随着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建设“国会智库”是培养精英人才,促进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支撑。请您谈谈“国会智库”是如何发挥“智库”作用的?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改革同样面临艰巨任务,需要一大批会计高端人才、领军人才、财税智库来做支撑。“国会智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国会智库”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学院为例,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宗旨,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培养了大批会计领军、总会计师、审计高级专业人才、税务精英,这些人群构成了我国财税领域的精英型人才,我们期望通过“国会智库”这个平台建设,凝聚更广泛的精英群体,打造一个融知识学习、沟通互动、信息传递、政府智库建设为一体的公众平台。

学院通过“国会智库”这个平台,宣传党和国家发布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并利用问卷调查和读者反馈信息的方式,评估重大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执行效果,向政府相关部门不定期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学院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政府部门、理论专家与最广泛的实务群体之间的对话,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凝炼智慧,为我国政府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咨询,尽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作为国家级会计、审计、税务人才培养基地的一份社会责任。“新知共聆听,智慧共分享”,学院真诚与社会各界及广大学员通过这个平台凝聚智慧、分享成果,共同为国家财经领域出谋献策,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端财经人才建设,推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外高校在会计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方面大同小异,而在会计教育的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模式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记者:国外的会计教育与国内的会计教育有什么异同?

目前,大多数中国大学与外国大学在会计教育呈现出趋同的趋势。在会计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方面,是大同小异。会计教育的内容,自2007年我国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基本上与国际大多数国家的大学会计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即使与不遵循国际会计准则而实施美国会计准则的美国大学会计教育内容相比,也是异曲同工,差异很小。在会计课程设计上,基本专业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尽管有些课程中外大学名称不同,但基本内容不会有较大差异。

中国大学与外国大学在会计教育的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模式上还存在较大差异。外国大学的会计教育比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宽基础,在大学的前两年进行基础课的学习,基础课的比例达到50%左右,广泛学习人文、科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到第三年才开始学习会计专业课。中国大学则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基础性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小,在30%左右。外国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中选修课所占比例很大,甚至必修课都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许多如商业数据分析、产业链营销分析等案例分析课程,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中国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则以必修课为主,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比率较小。

在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中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大量作为会计人员应有的知识为主,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外国大学会计专业则强调培养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一个会计人员应有的素质,而不是训练学生毕业时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因此,外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能够自主学习不断更新会计理论和实务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宽广的视野、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上,中国大学中会计教学的方法比较传统和固化。主要是教师按照课本讲解一下概念、方法等知识点,学生上课过程中主要是记笔记,对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方法似懂非懂,考试只能对照课本和笔记死记硬背,考试后对教学内容都忘记了。外国大学在会计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常采用课前阅读、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方法,倡导“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一般情况下,教师课前都会告诉学生下节课要上的内容要求,自主预习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课中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则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点评,要求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需课前认真学习课本,广泛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并在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交流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在会计专业的师资培养上,中国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师比较重视会计理论,强调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结构,忽视会计实务操作和技能,大多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往往一毕业就从事会计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接触会计实务的机会很少。外国大学普遍硬性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师有一定的实务经验,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或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证书,规定一定比例的专业课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企业的财务主管来讲授。大学会计教学和会计实务界逐渐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会计实务界帮助大学的会计教学紧扣实践,大学又为会计实务界提供理论支撑并输送实务界所需的人才。

财会行业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自身优势特色,通过强化多层次新型智库建设、集中开展优势学科和特色交叉学科、全面提升学科层次和国际化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短期培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研究生质量、引进内外资源提升远程教育手段,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记者:为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您认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自身优势特色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呈现高度的竞争趋势,而作为培养财会行业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应在更多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相互交流学习。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财会高校现有资源及优势特色摸索到适合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方式及发展策略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强化多层次新型智库建设。跟踪改革重点和行业热点,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及重要智库成果,发布有影响力的年度研究报告。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来说,依托优势和特色学科,分阶段组建中国会计研究中心、中国审计研究中心、中国税务研究中心三个实体研究机构,配备高水平专职研究人员,主动将会计、审计、税务等理论与实践相对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财经中心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战略性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决策、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探索国际科研合作,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推进学科实验室建设,强化基础数据采集,形成支撑高端智库的数据库。

第二,集中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交叉学科。强化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优势学科。以中外联合办学等方式培育和形成“智能会计”“智慧审计”“数字税收”“金融科技”等特色交叉学科。对优势学科和特色交叉学科在人才、资金、设施、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优先保障。建立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学科动态评价,引导各学科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第三,转变发展方式,短期培训突出高端化国际化。“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一方面,大力“输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中国学员。学院继续拓展高端培训与国际顶尖专业组织认证“直通车”项目;助力中央国有企业走出去,加强相关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与国际行业组织合作,探索国际认证项目;探索外事人员财经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籍人员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财经人才来华培训。与财政部国合司、国经司,商务部、外交部、世界银行、中亚学院、湄公学院等部委和机构加强合作,建立“一带一路”国家财经人才来院培训渠道;探索在相关国家设立办事机构和培训基地;逐步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关机构联合举办培训。

记者:如何推进国际人才培养的?

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更能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更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首先,全面提升学科层次和国际化水平。与国际研究机构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参与国际行业准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专业国际认证,参与国际化数据库、图书信息库、外文学术期刊资料信息库建设,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和资源汇聚力。探索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等北京地区高校院系联合进行博士培养,推动在会计、审计领域设置博士专业学位,分步骤申报获得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对标EQUIS等国际通行的商学院认证标准和国内“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加强学科基地建设。

其次,推进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突出高质量特色化。推进国际生招生与国内研究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展国内研究生海外学习、实习的渠道和机会,开展学生互换、合办专业、海外实习、国际暑期班等,加大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引进国际先进的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创新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和课堂模式,提升国内研究生项目英文授课比重;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推动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智能会计与金融科技等学位项目,探索与澳大利亚国立管理与商业学院等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全方位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及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或合作院校国际交换生的路径和机制。

最后,引进海内外资源,远程教育对标国际走向世界。全面提升在线教育课程、师资、平台和管理方式的国际化水平。我院深化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GMA)、国际会计师公会(AIA)等国际行业协会的合作,继续扩大外籍学员线上培训,组织海外游学和联合培养,探索学分互认,探索岗位能力项目国际化运作发展模式。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政策相关课程,结合引进国际知名教育机构远程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对标QM国际标准,建立学院自身的课程标准并不断提升课程的国际化水准。运用专家注册方式引进国际化专家,与国际在线教育机构合作共享师资,聘请外国学者直播异地授课,广揽国内国际一流师资。

打造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恪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的办学使命与宗旨,突出“国家级”智库标准,“差异化”培养特色,“高质量”发展定位,“国际化”办学模式。明确三个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国际知名会计学院”建设目标。

记者:您对北国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或期望?

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恪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的办学使命与宗旨,突出“国家级”智库标准,“差异化”培养特色,“高质量”发展定位,“国际化”办学模式。明确三个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国际知名会计学院”建设目标。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25年,强化智库建设、高端培训、学位教育和远程教育特色,强基础补短板,打造比较优势;聚焦优势学科,布局交叉学科,形成后发优势;增强师资科研力量;改革和完善配套的体制机制。

一是智库建设领域,重点构建1-2个特色高端财经智库,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成果;集中力量强化会计、审计、税务等优势学科建设,突出学科交叉与融合,深耕财税改革和行业前沿领域并形成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每年举办大型国际研讨会;夯实基础,建设案例研究中心和案例库,推进学科实验室发展。

二是短期高端培训领域,重点深化和发展高端培训,高端培训占比达到50%左右;持续探索国际化培训,国内学员境外培训占比达到10%,培训外籍学员占比达到5-10%。

三是专业学位教育领域,稳定招生专业和规模,拓展渠道提升培养国际化水平;探索突破国际国内双学位通道;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博士学位,提升研究生培养层次。校友管理体系化机制化。

四是远程教育领域,岗位能力项目形成品牌影响力,探索构建国际国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线课程符合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10%,建立符合人才培养国际化需要的师资库,在线平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五是“两支”队伍建设领域,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立一支有学科带头人、有专业特长的70-100人的教师和科研团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并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精通外语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教职工不低于20%。

第二阶段,从2025年到2035年,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初步进入国际知名会计学院行列。高端财经智库步入国家级智库行列,形成一批能发挥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智库成果;每年2-4篇研究成果在国际财经期刊发表;学科优势和特色明显,形成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学术和学科品牌。线上线下各类培训业务实现融合、开放、共享,形成协同育人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高端人才培训形成国际知名品牌,国际化培训渠道稳定,比例提升至15-20%。岗位能力项目形成体系和规模,探索项目国际化运作发展,推动建立在线校际联盟。学位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10%的学生获得国外学位。争取获得重点学科博士授予权。校友管理平台化,聚集一批在国际财经领域发挥一定作用的知名校友资源。专职师资和科研团队规模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5%的师资在国外高校、研究机构或国际行业组织兼职。管理体制机制和环境建设进一步国际化。

第三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完成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及相关领域综合配套改革,国际知名会计学院基本建成。学院成为学术大师荟萃的人才聚集地,引领国际财经实践前沿的思想策源地,推介中国方案、借鉴国际经验的国际财经交流中心。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秦荣生:会计行业的新挑战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