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首页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如何开展涉密类预算绩效评价项目

(日期:2025年06月27日 浏览:次)

 随着预算绩效提质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到预算绩效管理中。第三方机构的积极参与,可以更加客观地分析和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这不仅成为加强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也形成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实际开展绩效评价业务的过程中,第三方机构会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在评价涉密类项目时,参与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密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第三方机构在参与涉密项目时应注意的关键事项,以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信息安全和评价质量。

1

业务实施安全与合规

(一)启动阶段

1.明确保密需求和业务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为确保项目信息安全,项目组应当在进场前与委托方确认各个评价项目的密级、保密需求、是否需要特殊保密手段等,并签署保密协议。同时,确保所有项目组成员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循委托方提出的保密要求。之后,在实际开展业务过程中应区分涉密项目与非涉密项目,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保密措施。

2.明确各阶段交付时间节点

以事后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为例,项目组应在进场前向委托方确认各阶段的成果交付方式及交付时间节点要求。如指标体系搭建、报告初稿形成、汇总报告交付的具体日期,以及各阶段是否需要组织召开评审会等。

3.明确绩效评价范围

不同评价范围会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的金额、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的设置与分析、工作量的大小与评价计划安排等。如工程建设项目、课题调查研究等期限相对较长的项目,通常会遇到跨年度的情况,此时应当明确评价范围是以年度为基准,还是以项目完整实施周期为基准。

4.资料管理

(1)资料接收

在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会收到来自委托方、被评价单位、其他第三方(如施工方、监理方、社会服务机构等)提交的项目资料。在获取相关单位提交的原始资料时,应当与对方签署资料签收单或借阅单,以确保资料保管的完整性及安全性。签收单或借阅单应记载项目名称、资料来源单位、资料份数、资料名称、接收日期、双方负责人名称及其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

(2)资料调阅

在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项目组为了详尽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可能需要向被评价单位调阅与被评价项目间接相关的资料,尤其是涉密级别较高的资料。在进行这些资料的调阅时,为确保没有违反相关保密事项,项目组成员应与委托方确认该部分资料的调阅流程以及明确相关调阅手续,避免因为违规借阅造成违约或泄密。

(3)资料归还

资料归还时,应当在前期签署的签收单或借阅单载明归还时间,并签署交接人姓名及“已归还”字样。由于涉密项目、涉密单位的资料在借阅时流程较为复杂,应尽可能编制较详尽的资料清单一次性收集,避免因手续繁杂导致资料借阅不顺畅或失败,影响报告交付时间及质量。

(4)资料使用及传输

通常情况下,涉密类项目资料禁止通过互联网、局域网、蓝牙、打印、誊录等方式进行复制、传输、传播。因此,项目组严禁使用微信、蓝牙、拍照等手段传输涉密信息。

(二)实施阶段

1.指标体系设置阶段

(1)共性指标

在设置指标体系阶段,如委托方提供了共性指标模板,则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模板进行评价,如未提供则根据项目类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指标体系设置。

(2)个性指标

当个性类指标(如数量、质量、成本)涉及国家秘密时,应与委托方、被评价单位核实考核必要性、考核标准及数据处理方式,是否采用代码处理。若某类经费的绩效评价涉及军事机密,且核心指标为“XX任务的完成数量”,则该任务数量属于机密。项目组应与委托方和被评价单位确认是否考核该指标,是否量化数据、脱密处理或用代码表示(如行动A≥X常数/X等级)。

2.现场勘察阶段

(1)制定计划

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是开展绩效评价业务的关键步骤之一,需制定合理的计划以确保现场调查的有序开展。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运营组织情况、项目产出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合理科学的制定计划,明确人员安排、行程日期、调查单位、项目查看重点及核实问题清单、访谈对象等。

(2)明确权限范围

现场勘察时涉密类项目与常规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涉密类项目现场进入程序通常需要多方人员批准、多重手续验证、多次办理准入手续。获得进入现场的权限后,项目组还应与被评价单位落实以下事项:是否所有区域都可以进入,是否允许在可进入区域摄影、摄像,对作业设备是否有特殊要求,对已记录的语音、照片、影片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局域网、蓝牙等设备传输,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保密需求。

(3)前期工作

为提高现场勘察效率,应提前确定勘察对象和内容,征得委托方同意后打印指标体系和问题清单,依据评价要点开展工作。若现场涉及建筑物或区域范围较大,需提前准备设计图、竣工图和地图,做好路线规划,避免花费大量时间在找寻路线、确定建筑物功能上。勘察过程中,项目组应携带纸笔记录现场获取的相关信息,若委托方和被评价单位允许,可使用录音、录像设备辅助记录。

(4)风险管理

项目组应主动与委托方协调现场勘察事宜,如遇变故无法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3.底稿编制阶段

涉密类项目不同于常规项目,一般委托方要求项目组出具的正式底稿通常不记录项目明细信息,仅记录工作过程和结论。底稿编制应遵循完整性和准确性原则,记录项目概况、实施程度、资金使用情况、目标实现情况、指标完成情况、成本分析等内容。同时,底稿也属于保密内容,需遵循相关保密条款。

4.报告撰写阶段

为满足绩效评价报告在后期传阅的保密需求,在撰写报告时,项目组应当与委托方确认是否存在部分关键信息不得在报告中进行详尽的披露,具体内容以委托方要求为准。


2

资料与设备使用管理

(一)涉密电脑注意事项

1.电脑使用要求

涉密项目进场时,委托方依据项目特点,提供涉密和非涉密电脑,二者不可混用。涉密电脑仅可用于涉密项目开展工作,非涉密电脑则用于非涉密项目开展工作。如误用,项目组需立即报告委托方并等待相关部门处理。

2.电源使用规定

部分委托单位要求涉密电脑必须使用专用电源和插座,禁止使用非涉密电脑电源和插座。项目组应与委托方确认是否存在此类要求。

3.移动办公管理

涉密笔记本电脑不得带出指定区域。如因工作需要移动办公,项目组应向委托方申请,获得同意后方可在规定时间内带离使用,并在截止时间内归还。

4.电脑使用记录

每台涉密电脑都有唯一编号。每次开关机时,项目组需在涉密电脑使用记录表上登记使用人和启用时间等信息。部分单位的记录表需一式两份,一份由项目组自行保管,另一份每日交由委托方设备保管员登记。项目组不得虚构使用时间,确保两份记录表时间一致。

(二)光驱使用注意事项

涉密计算机配备专用光驱,每台光驱都有唯一编号,使用时应保证计算机与光驱的配套关系不变。如配套光驱故障,可以临时使用其他涉密计算机的光驱,但必须在当日归还。

使用光驱时,若出现刻录成功但编码无效的情况,可通过修改文件后缀(如将.docs改为.et)解决。不同刻录设备对光盘的权限许可不同,部分设备刻录时需勾选“追加文件”和“保留原文件”选项,否则光盘只能读取,无法再写入数据。若小容量光盘写入时发出噪声,倾斜光驱并轻捏可减少噪音。

(三)光盘使用注意事项

光盘是涉密单位数据传输的唯一媒介。项目组应按照光盘来源管理收纳,先按单位分类,再按项目分类。为避免光盘混淆,应当使用油性笔、中油笔在光盘正面记录内容概要。所有来源的光盘都应妥善保存,禁止私下丢弃、销毁光盘。使用过的光盘,若为保存项目材料的,应在项目结束后归还相关单位;若为委托方提供项目组进行刻录使用的,应在项目结束后交由委托方进行集中销毁。特别注意,禁止将涉密光盘插入非涉密电脑。

(四)打印机使用注意事项

所有涉密项目资料,均不得自行打印。如有需要打印,应向委托方项目负责人说明情况,经该负责人同意后,使用该负责人提供的涉密电脑和打印机完成打印。


3

其他注意事项

1.地点与时间协调

部分委托方可能无法提供专用会议室或办公室,导致现场办公场所不固定。遇此情况,项目组应合理安排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无法正常办公而导致项目延期。

2.外部设备限制

部分委托单位禁止携带外部电脑或手提设备。项目组应避免在委托单位办公场所使用外部设备,并禁止在手提设备上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远程访问工具。

3.设备数量不足的解决办法

若涉密电脑数量不足,进度较慢的组员可先以书面形式完成工作,待其他组员完成后交替使用涉密电脑进行数据录入,确保工作效率不受影响。

4.涉密项目纸张管理与销毁要求

禁止自行丢弃、销毁任何含项目信息的纸张(包括打印件及手写件),或将其带离工作场所,所有纸张应妥善保存,待项目结束后交由委托方指导使用专用碎纸机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