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绩效评价主评人报名考试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打造财政绩效评价“甘肃实践模式”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4/4/13 14:28:51

近年来,甘肃省财政厅规范财政绩效评价流程和工作指引,将评价对象从项目向部门整体、县级财政运行等综合性评价拓展,先后完成评价84项,发现和整改预算管理问题800余条,改进和完善制度50多项,逐步形成了财政绩效评价“甘肃实践模式”。

着力凝聚工作合力,激发管理评价动能。构建“财政+第三方机构+技术支撑单位”的评价模式,“把舵领航”提动能。一是抓沟通提升参与度。财政内部处室成立联合评价小组,组织拟定评价通知书,研究评价需求和目的,对评价方案和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各方精准发力参与指导评价。二是抓联动提升配合度。评价采取项目法管理,由项目负责人会同主评人召开评价衔接会、进点会,确定被评价单位联络人,建立财政、部门、第三方机构联席沟通机制,攥指为拳、同频共振组织评价工作。三是抓协作提升融合度。财政牵头抓总加强全过程评价监管指导和运用,第三方机构依法依规开展评价核查,技术支撑单位提供全方位技术咨询服务,优化资源、同向发力形成评价工作矩阵。

着力构建闭环管理,优化强化评价标准。坚持运用系统性思维、方法组织评价工作,构建项目式推进、工作闭环管理机制。一是注重程序优化。将评价任务链划分为受理任务、采购服务、实施评价、审定报告、报告建议和收尾归档6个阶段,细分为23个工作节点,以流程图表化、任务清单化,促评价工作“点上发力”。二是注重标准规范。组织编制《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全面梳理阶段性工作规范和要求,统一评价委托函、采购文件、评价报告格式等,以操作手册化、文本规范化,促评价结果“面上开花”。

着力夯实工作根基,巩固深化评价指标。聚焦部门“业、财、绩”一体融合,从部门规划、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对象满意度7个维度构建共性评价指标,依据部门职能定位,从政策规划、资金投向、项目实施等方面充实个性评价指标,增强评价指标设置的可比性和针对性;聚焦预算管理“资金流”和财政管理“业务流”创新融合,从财政收支管理、运行管理、运行成效、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县级财政运行综合评价指标,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聚焦政府投资基金项目“募、投、管、退”和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借、用、管、还”运行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跟踪评价。同时,增加评价“增减分”项,调动被评价单位与第三方机构双方的积极性。

着力筛选评价机构,做优做强评价协作。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选用专业突出、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一是严把评估储备关。凡参与财政评价的第三方机构一律实施量化评级,逐年淘汰排名靠后的,并加强评价业务需求调研,适时储备有意愿协作的新机构,推动评价业态持续升级。二是严把采购对接关。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有关规定,建立事前招标对接机制,就评价目的、范围、标准和要求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培训,督促有意愿参与采购活动的机构,提前研究掌握相关领域政策,提高评价方案质量,增强采购服务的精准性。三是严把评审筛选关。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由技术支撑单位组织行业专家和相关技术力量,对第三方机构评价竞标技术(服务)方案,采取“盲卷”量化评级审查和择优选择。

着力强化业务支撑,助推提高评价能力。引入高校院所和行业专家成立技术支撑单位,为财政和第三方机构提供“事前诊断—事中咨询—事后评估”的全过程业务服务。助力科学化管理。采购服务阶段,技术支撑单位配合财政开展竞标技术(服务)方案“把脉问诊”;评价验收阶段,技术支撑单位对评价报告质量进行“元评估”。助力专业化评价。在方案制定阶段,对第三方机构评价方案进行技术性“诊断”,从源头上夯实评价基础;在评价实施阶段,通过推送典型案例、开展主评人“答辩”等方式,对工作方法、数据获取与分析等提供指导,推动做深做实评价工作;在报告形成阶段,从内容规范性、问题精准性、结论可靠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助推评价报告质量提升。

着力完善质控措施,持续提升评价质量。从机制上着手、措施上创新、监督上发力,保证评价报告质量。一是实行项目管理“双轨负责”机制。每个项目分别确定一名项目负责人和一名项目稽核人,采取现场督导、提醒函告、座谈交流等方法,狠抓评价方案编制、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等重点环节工作,同时落实评价内控制度,逐级负责、层层靠实工作责任。二是构建主评人“交叉评审”机制。将评价项目分类,采用抽签交叉评审的方式,组织参与评价的主评人对报告文本、指标体系、评价分析等进行量化评级、出具审核意见,推动主评人统一“度、量、衡”,树立好的导向、净化行业风气。评审结果作为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验收依据。三是建立协作机构“内审+终审”机制。督促第三方机构组织行业专家召开内审会和终审会,着重审核所出具报告的独立性、专业性,靠实主评人和机构法人的主体责任。四是实施第三方机构“质费挂钩”机制。依据技术支撑单位“元评估”和主评人“交叉评审”的结果,对第三方机构工作质量进行评级通报,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不付费或扣减费用,确保评价工作双促共赢。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守牢把住评价应用。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和问题导向,切实发挥评价“以评促管”效能。一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时间相契合。坚持评价工作早启动、快推进,力争每年9月底前全部出具评价报告,确保结果应用与下年度预算编制时间无缝对接,结果第一时间应用于预算管理。二是完善制度、强化应用,确保评价结果与绩效管理激励约束相融合。着力解决“评价易、应用难”“一评了之”等难题,出台甘肃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从政策调整、预算挂钩等8个方面细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强化公开、回应关切,确保评价结果与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相结合。紧扣评价各环节重点工作,从公开方式、公开主体、公开范围、公开模板等方面,全面梳理和规范内部公开、报送人大以及向社会公开的评价内容,推动评价从“零和博弈”到“双赢多赢共赢”转变,持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文章标签